道桥专用防水涂料BL-S-SLT型
BL-S-SLT道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以沥青为主要原料,水为分散介质,添加橡胶和树脂材料等高聚物改性而成的,通过合理配比,固化后可形成以高聚物乳液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水性防水涂料,产品分为I型和II型。它既有高聚物交联聚合后良好的防水特点,又具有沥青抗老化及防腐性能良好的特点。涂膜干后,保持橡胶弹性,低温柔性;抗剪切力强,能经受桥面长期荷载而抗压的要求,可防止渗水造成结构破坏,延缓公路桥梁使用寿命。
本产品主要适用于水泥混凝土为面层的公路桥梁及涵洞等防水工程;城市高架路、立交桥、跨线桥与公路桥梁等的桥面防水;混凝土、砂浆、陶瓷等各类建筑屋面、地下工程、桥面防水、防潮及防腐;混凝土桥面、钢桥面、复合式路面、隧道路面以及特殊建筑的防水粘接。
产品执行标准:
执行标准:JT/T 535-2015《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》
环保标准:JC 1066-2008《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》
产品分类
1、按照其质量分为Ⅰ型和Ⅱ型:
Ⅰ型:适用于热拌沥青混凝铁路桥面
Ⅱ型:适用于沥青玛蹄脂(SMA)混凝土路桥面
2、按照其使用气候条件分为Ⅰ型和Ⅱ型:
Ⅰ型:适用于温热气候条件
Ⅱ型:适用于寒冷气候条件
产品特点
(1)延伸性能强:具有软橡胶的弹性,拉伸后能恢复原状;
(2)黏结性强:BL-S-SLT-Ⅱ型黏结强度高于BL-S-SLT-Ⅰ型;
(3)高温不流淌:在160℃时5小时恒温下,垂直表面不流淌、不滴落,没有任何变化。
(4)低温不断裂:
BL-S-SLT-Ⅰ型在-15℃条件下不会变脆,在Φ10mm的圆棒上围绕无裂纹。
BL-S-SLT-Ⅱ型耐低温柔性优于BL-S-SLT-Ⅰ型,在-25℃条件下不会变脆,在Φ10mm的圆棒上围绕无裂纹。
(5)喷涂不黏轮。
施工方法
(1)涂刷法:用棕刷、长柄刷、圆滚刷蘸防水涂料进行涂刷。用于涂刷节点部位细部处理;
(2)机械喷涂法:将防水涂料倒入设备内,通过喷枪将防水涂料均匀喷出,或使用洒布车进行洒布,一般用于防水涂料的大面积施工。
施工要点
(1)防水涂料要多遍涂布。防水涂料应保障固化时间,待涂布的涂料干燥成膜后,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。涂刷法施工防水涂料时,每遍涂刷的推进方向宜与之前一遍相一致。涂层的厚度应均匀,且表面应平整,其总厚度要达到设计要求;
(2)涂料防水层的收头,应采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采用密封材料封严;
(3)防水涂料施工应先做好节点处理,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涂布。转角及里面应按设计要求做细部增强处理,不得有削弱、断开、流淌和堆积现象;
(4)涂层间设置的胎体增强材料的施工,宜边涂布边铺胎体。胎体应铺贴平整,排出气泡,并应与涂料粘结牢固。在胎体上涂布涂料时,应使涂料浸透胎体,覆盖完全,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;
(5)涂料防水层内设置的胎体增强材料,应顺桥面行车方向铺贴。铺贴顺序应自最低处开始向高处铺贴并顺桥宽方向搭接,高处胎体增强材料应压在低处胎体增强材料上;
(6)采用两层胎体增强材料时,上下层应顺桥面行车方向铺设,搭接缝应错开,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三分之一;
运输方式
(1)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不易燃,可按一般运输方式办理运输;
(2)运输时温度不得低于5℃。
储存条件
(1)产品不得露天存放,应避免日晒雨淋;
(2)禁止与化工腐蚀物品一起堆放;
(3)产品按不同类型分别存放;
(4)储存温度为5℃~40℃;
(5)保存期自生产之日起不少于12个月。